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小心危險在身邊

學校雖然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但是還是會發生意外事件,校園意外事件的發生,大多是人為疏失、判斷錯誤以及對於可能會發生危險的事情、地點不清楚所造成的,以下兩段影片可以讓同學了解校內圓可能會發生的意外以及預防的方法。





另外,同學在校運動時,可能會因為運動前的暖身運動不夠,或是運動中的意外,而發生運動傷害,例如挫傷、扭傷及拉傷等,如果是輕微的運動傷害,可以依照PRICE原則來處理,以下有影片說明: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包裝容器停看聽

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甫選出「台灣十好」,其中一好就是被超過七成觀光客視為必遊景點的夜市。夜市美食正是台灣在地文化與軟實力的代表。走進夜市,小吃攤前一個個「紙餐盒」裡的美食,付了錢可以馬上享用;嘴巴渴了立即來杯以「不鏽鋼杯」現搖,再裝進「塑膠杯」,讓人可以邊走邊喝的珍珠奶茶,沒走兩步又有老闆吆喝著拿個小「紙杯」,要你試飲一下新口味的養生熱飲,像這樣嘴巴與食指動不停的情形是逛夜市的樂趣,但多數人只在乎食物的美味或便利性,卻忽略了這些食品容器若使用錯誤,就可能蠶食我們的健康。
可曾想過,就算是一個平常的日子,早上從睜眼開始,有多少食物及飲水是先盛裝在不同材質的容器中,再進入我們的身體化為養分,當大家紛紛關注如何避免吃到黑心食品之際,同樣很少有人想到與食物有「肌膚之親」的容器如果不安全,那麼就算再怎麼經檢驗合格的有機食物,或是專家掛保證的安全油品,都一樣對人體有害,「容器也是食品安全的一環,就像把乾淨的水倒進髒兮兮的杯子裡,喝了一樣拉肚子!」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嬪嬪笑著說。
那麼,容器的材質有哪些?哪些容器不會有安全上的疑慮?「除了塑膠容器被廣泛使用之外,我們的容器材質主要由金屬、玻璃、紙、陶瓷以及混合材質等六大類製成,」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蔣丙煌表示,「以這些材質製成的容器各擅勝場,優劣互見,用容器就像用人一樣,只要用在對的地方,就是好容器。」
隨著人類生活演進,使用的容器出現許多變化,從石器到陶器,銅器到鐵器,大約在八千年前,容器除了可以盛裝食物、貯存食物,又出現了烹煮食物的功能,容器主流材質不同,顯示著人類的文明又向前邁進一大步。尤其當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發現元素周期律後,化學家便不斷地將各式各樣的化學元素排列組合成新材質,再加上生產模式進步,這些新材質容器輕易地便得以量產,特別是十九世紀才出現的塑膠,具有質輕、價廉又不易損壞的優點,漸漸成為容器的主流材料,這樣的進步,起初的確讓人稱頌科學為生活帶來的便利。
例如外帶食物時用塑膠袋、在辦公室用塑膠容器微波食物、用塑膠嬰兒奶瓶泡奶、用寶特瓶當喝水容器……民眾生活離不開塑膠,但被問到瞭解塑膠材質為何時,大多人只知「是塑膠」,搞不清楚不同的用途。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組長蔡淑貞說,塑的膠容器瓶身、瓶底或外標籤上,常印有三角形的回收標示,這些標誌裡有一個數字,從1到7,代表著材質不同,可幫助民眾選購及注意使用安全。

但被我們視為便利的這些容器,最近似乎出了大問題,從塑化劑風暴的塑膠容器、熱門議題不鏽鋼「錳超標」,以及使用鋁鍋烹飪會導致老人癡呆,許多化學式與元素符號不斷出現在媒體版面和名嘴口中,政府對民眾健康的把關彷彿又出現了大漏洞,「《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中對『溶出試驗』和『材質試驗』訂有標準,」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葉明功表示,「『材質試驗』能限制容器材質中風險物質,如氯乙烯與重金屬等的含量;『溶出試驗』則是模擬實際使用容器時可能的溶出狀況。」
為了維護自己的健康,必須知道各種容器的屬性及優缺點,才能讓我們在方便之餘,也能保有健康的身體。